前一陣子,國外學者發表有關新冠肺炎是否引發川崎症,

 

前幾日媒體詢問指揮中心不少次有關川崎症,

 

又有網友問我有關川崎症的事情,

 

讓懶惰媽想到那在醫院裡痛哭的日子.

 

川崎症是一個罕見且重大傷病,是有重大傷病卡的,但其實我周邊不少人有遇到.

 

請爸媽務必當作一個冷知識,希望小孩永遠不會遇到,

 

但是碰到時也要想起它的存在, 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.

 

 

其實是不太想回想的, 每每想起都會流淚.

 

我還記得那天我工作很累,突然被告知小星星高燒,

 

等我衝過去,小星星整個燒到昏睡抽搐不已,

 

整個小身體就這樣, 連睜開眼睛看爸媽的力氣都沒有.

 

 

川崎症的典型症狀是這樣, 我用白話文翻譯一下醫生的話:

 

1.眼睛紅紅像小白兔 (雙眼結膜充血)

 

2.頸部腫腫的,摸起來怪怪的 (頸部淋巴結腫大)

 

3.舌頭嘴唇很紅,紅到像白雪公主的蘋果一樣 (草莓舌)  & 嘴巴乾裂

 

4.手腳長疹子,紅腫, 破皮 (四肢和軀幹出現皮疹)

 

5.發燒五天以上

 

(6.卡介苗接種那邊紅腫: 不在主要典型必要條件)

 

後來我才知道,那手腳會那樣是因為病毒攻擊到那邊, 其實整個都在發炎痛痛.

 

難怪他會生病期間都想要人抱著,光走路也會痛.

 

重點是! 這被小兒科醫師稱為"最難診斷的病",

 

原因就是很多小孩不會出現全部症狀!

 

川崎症發病的高危險年齡為0~5歲, 尤其2歲以下,

 

不代表大於這年齡不會發生, 也不代表得了不會復發.

 

他有致死率,且後遺症很嚴重,可能會變成後天心臟病.

 

所以必須把握5~10天以內的黃金治療期.

 

以上為重點,接下來是治療過程.

 

 

我很幸運的碰到好醫生,告訴我可能是川崎症,要繼續觀察高燒情況.

 

但因為半夜抽搐成那樣, 意識不清, 抱在懷裡燙成那樣,喝退燒藥也沒效,

 

爸媽心裡焦急實在無法理性等個幾天.

 

 

 

早上一到,手刀衝到醫院看診,馬上被告知應該是川崎症,

 

必須住院, 但沒有病床!!!!喔 我的天啊, 該怎辦?

 

我安撫小孩說:絕對沒關係的,一下下就會好~~

 

然後安排了小孩跟老公先回家, 我自己在診間外面等待是否有空床釋出,

 

一等小孩離開, 我就整個在診間外面爆哭,

 

我人生從未在外人面前哭,第一次就獻給了川崎症. (臉皮再度加厚一層)

 

 

後來很感恩的是,我真的排到了一個病床,開始一連串治療.

 

這邊令人震驚的來了, 沒狂燒個五天,健保是不會給付的.

 

可是對川崎症唯一有效組合是:阿斯匹靈&免疫球蛋白,

 

免疫球蛋白是捐血者血中的免疫球蛋白,非常貴!!!!!我記得要好幾萬.

 

懶惰媽實在不忍心再讓小孩高燒四天,冒著可能入侵心臟的風險,四天後再治療,

 

當下決定先治療再說.

 

 

隔天要做包含心臟的超音波的檢查,確認是否有問題.

 

這時小孩對藥反應不佳,吃了就算到肚子裡還是反胃吐出來,灌了三次也沒辦法.

 

最後是抱著小孩固定住照超音波.

 

 

小星星很幸運,他算是非常早發現的孩子,

 

所以病毒還沒入侵到心臟.

 

整個住院過程就是打免疫球蛋白, 吃阿斯匹靈.

 

小星星味覺非常敏感, 阿斯匹靈他完全吃不下去甚至會反胃噁心,

 

不管加水喝還是加糖喝(我知道藥效會不好,但總比吃下去吐了好)

 

我甚至想要把藥放在冰淇淋上給他吃...(絕對不能被阿媽看到)

 

期間因為他還是有發炎症狀,全身都痛, 剛開始用藥仍高燒不退抽搐,

 

所以爸媽跟小孩都過得很辛苦.

 

 

幸好一切都順利,五天出院, 後續仍要繼續吃阿斯匹靈直到複診確認停藥.

 

期間醫院詢問是否可以提供血液樣本, 讓研究團隊可以釐清原因,

 

(沒錯,到現在都還沒有明確證據知道誘發原因)

 

懶惰媽就參與了問券以及樣本提供,希望可以幫助到其他人.

 

 

整個治療過程+工作+被房東要求搬家, 其實很累很累,

 

但我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忙,讓小星星能夠痊癒.

 

最後分享我知道有川崎症的研究團隊醫院, 希望有幫助.

1.台大醫院

2.馬偕醫院

3.高雄長庚醫院:郭和昌 fb 

 

感謝:

1.感謝我的好朋友,也是前馬偕兒科醫師,在國外還幫我看小孩的照片,幫忙判斷是川崎症

2.感謝馬偕&婦幼醫師

3.感謝捐血的善心人士們

 

另外也歡迎加入粉絲團, 會不定時分享一些資源: 

 

追蹤FB:點此

追蹤IG: 點此 

 

 

關於0~8歲陪伴小孩大補帖,請看以下文章~

[親子教育]從0~8歲該怎麼陪伴小孩呢? 一路走來的教具/雜誌/書籍大合集-1 (4~8歲) #認真懶惰媽Ayumi

[親子教育]從0~8歲該怎麼陪伴小孩呢? 一路走來的教具/雜誌/玩具大合集-2 (0~3歲 黃金學習期) #認真懶惰媽Ayumi

 

*參考資料:

1.台大心臟科醫師文章:

https://epaper.ntuh.gov.tw/health/201410/child_1.html

2.郭和昌醫師著作: 

郭和昌醫師告訴你:孩子高燒要當心,別讓川崎症傷了寶貝的心臟(川崎症完全自檢、治療指南)

3.馬偕醫院衛教文章:

http://www.mmh.org.tw/taitam/ped_ca/index4_1_car%20(35).html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認真懶惰媽Ayumi 的頭像
    認真懶惰媽Ayumi

    認真懶惰媽Ayumi的部落格

    認真懶惰媽Ay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